在我國古代,并不是一開始就使用姓名的,而是先有姓與氏,后有名、字、號,他們各有用途,涵義不同。姓是漢字文化圈用作表示血緣集團的名稱,其所指范圍隨著地域和時代変動,氏則是姓的分支。從古至今,人們對自己姓氏與名字十分珍重,它源自于古代興起于唐朝,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,才發展到了今天人們所慣用的“姓名”。
1、姓的由來
從字體上分析,“姓”字為左右結構,左從“女”右為“生”,從“女”而生。許慎在《說文解字》是這樣解釋“姓”字的:“姓,人所生也,從女、生,生亦聲。”班固在《白虎通德論》也說到:“姓者,生也,人稟天氣所以生者也。” 《左傳·隱公八年》也有描述:“天子建德,因生以賜姓”。這些都說出了一個同樣的意思:“姓”的本義是“生”。因為在母系社會里,子女只知其母,而不知其父,母姓為后代唯一能確定的尊親。因此可以這么理解:“姓”是一個集合名詞,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緣、血統、血族關系的種族稱號,是家族的標識(簡稱“族號”),或表示與某個大家族的某一血緣關系更為親近的部分。
那么,姓是怎么來的呢?古人都有哪些姓呢?早在上古時代的原始氏族,人就有姓了。當時社會氏族以母系為中心,帝王都以女旁為姓,比如神農姓姜,黃帝姓姬,虞舜姓姚等等。隨著人口的增多,以后的姓氏也多起來,五花八門各有原由。據推測,姓的由來與祖先的圖騰崇拜有關系。在原始蒙眛時代,各部落、氏族都有各自的圖騰崇拜物,比如說麥穗、熊、蛇等都曾經是我們祖先的圖騰,這種圖騰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標志。后來便成了這個部落全體成員的代號,即“姓”。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數量畢竟是有限的、可數的,所以,純正的遠古時代留下來的姓是很少的。后人據《春秋》整理出來的古“姓”有:媯、姒、子、姬、、風、贏、己、任、吉、芊、曹、祁、妘、姜、董、偃、歸、曼、羋、隗、漆、允等22個姓。這些姓中近半數帶女字旁。因此說,“姓”實際上是從居住的村落,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,它與祖先的圖騰崇拜有關系。
2、氏的由來 “氏”這個稱號是在古代氏族發展的過程衍生出來的。由于人口的繁衍,原來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,這些部落為了互相區別以表示自己的特異性,就為自己的子部落單獨起一個本部落共用的代號,這便是“氏”。從時間上來講,這已是父系氏族社會的事情了,氏帶上了這個時代的烙印。《通簽·外紀》說:“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,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。”所以可以這么說:“氏”是姓的分支,“姓”是不變的,“氏”是可變的。
氏的產生,最大量、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,為控制被征服的廣大地區,大規模地分封諸侯,而這些諸侯國的后人即以封國名為氏。各諸侯國又以同樣的方式對國內的卿大夫進行分封,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國的名稱為氏。以后,各種形式的氏的來源又不斷出現,并且氏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姓的數量。因此說,“氏”是從君主所封的地、所賜的爵位、所任的官職,或者死后按照功績,追加的稱號而來。所以貴族有姓、有名、也有氏;平民有姓,有名,沒有氏。氏成為貴族獨有的標志。至于貴族婦女,則無論怎么稱呼都必須帶上姓,這反映了中國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謹性。
秦漢之前,姓和氏在不同場合使用,哪些人有姓,哪些人用氏都有嚴格規定。而到了漢代以后,姓氏不加區分,姓氏合一,統稱為姓,其最明顯的標志是《史記》。
從上我們可以看到,我們現在說的“姓”或“姓氏”,實際上大多就是“氏”。如:娰、姬、姜、媯、贏等,這些才是最早的真正的“姓”。除此之外,如:馬、龍、柳、李、花、葉、谷、麻、林、江、金、石等,是以動植物或其他自然物為姓氏;齊、韓、趙、魏、秦、魯、蔡、鄭、陳、宋;司徒、司馬、宰、上官、太史、王、侯、公孫等,是以封國、采邑或職官、爵位為姓氏;姚、東方、西門、東郭、南、歐陽、陶、巫、卜等,是以出生地、居住地或職業為姓氏;唐、虞、夏、商、周、殷以及文、武、穆、康、莊、成等,是以祖先族號、謚號為姓氏。其他還有多種變種與突變,如帝王賜姓、為避災難而改姓、為避皇帝或圣人諱而改姓、嫌原姓復雜或字多而改姓、少數民族主動從漢姓以及少數民族姓的漢語譯音為姓等等。
3、名的由來 名是每個人的代號。姓氏是公共的,名是個人的。“名”的產生也是在氏族社會時期,同時也是人的個體意識逐漸覺醒的必然結果。《說文解字》對“名”是這樣解釋的:“名,自命也。從口夕,夕者,冥也,冥不相見,故以口自名”。意思是說:黃昏后,天暗黑了,不能相認識,各以代號稱。這便是名的由來,不過還真有點傳說的意味。后來,人們發現使用“名”的便利性,便逐漸通行起來,使得人皆有名,并對取“名”講究起來。
據《周禮》“婚生三月而加名”,嬰兒出生三個月后由父親取名,我們現在所看見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。當時的習慣,崇尚以天干為名,如太乙、盤庚、帝辛、武丁等。周代以后對命名有所講究,提出“信”、“義”、“象”、“假”、“類”所謂的“五則”。到戰國時,很多貴族通過占卜來給自己的兒子命名,如屈原。隨著儒學的興起,對起名的講究越來越復雜,取名除了應注意的“五則”之外,還規定了“六不”。秦漢以后,一些朝代還增加了禁止使用如龍、天、君、王、帝、上、圣、皇等一些寓含王霸意義的字眼。魏晉以后,一代代的學風、思潮也直接影響到名字的取舍,魏晉南北朝人盛行以“之”命名或取帶“佛”、帶“僧”名;唐宋時,以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命名成了時尚。當然,古人取名意向還有:崇尚英武,雄渾勁健;賢淑艷麗,優美動聽;見賢思齊、追慕圣人;求長生長壽、借生時節令、以族譜輩分排序,等等。現代人照樣還在取名時追崇這些玩意兒,當然也有與時俱進、崇洋媚外搞些更富具時代特色的名字甚至洋名。
4、字的由來 我們現在說的“名字”就是“名”和“字”的合稱,實際上已經是只有“名”,沒有“字”。在古代,“字”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。
《禮記·曲禮》上說:“男子二十冠而字”,“女子十五笄而字”,就是說不管男女,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,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,供他人稱呼。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。
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據主要有以下三種:一是同義反復,如屈原的原是他的字而名平,諸葛亮字孔明;二是反義相對,如朱熹(火亮)字元晦,晏殊字同叔;三是連義推想,如趙云字子龍(云從龍),蘇軾字子瞻,岳飛字鵬舉。這叫“名字相應”。另外,還有以干支五行命字,以排行命字,或者字行加排行等。
5、號的由來 號也叫別稱、別字、別號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祝》提到:“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”。名、字是由尊長代取,而號則不同,號初為自取,稱自號;后來,才有別人送上的稱號,稱尊號、雅號等。
號起源很早,但一直不太流行,多數人沒有,直到唐宋間才特別盛行起來,甚至在宋以后,文人之間大多以號相稱,以至造成眾號行世,他們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況。明清時期,由于文人范圍擴大,加上帝王提倡,更加盛行起來。
號可自取和贈送,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變性。有些文人,有很多別號,多的可達幾十個,上百個。古人自號一般都有寓意在內。如陶潛自號五柳先生,蘇軾自號東坡居士,李白自號青蓮居士,明武宗朱厚照自號錦堂老人,他們都以居住地環境為號。而杜甫自號少陵野老,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,歐陽修晚年自號六一居士(即一萬卷書,一千卷古金石文,一張琴,一局棋,一壺酒,一老翁),都以旨趣抱負自號。當然也有其他的自號,如辛棄疾自號六十一上人,唐寅自號“江南第一風流才子”,乾隆晚年自號十全老人、古稀天子,等等。
別人贈號主要有三種:一是以其軼事特征為號,如人稱李白為謫仙人;李清照李清照曾被尊為“藕花之神”、“李三瘦”、“博家之祖”(麻將高手)等(具體見拙作:李清照的雅稱別號及其由來溯源);二是以官職、任所或出生地為號,如稱王安石王臨川;杜甫杜工部,李鴻章為“宰相合肥天下瘦”;三是以封爵、謚號為號,如諸葛亮封武鄉侯而人稱武侯,司馬光封溫國公,岳飛謚號武穆。
來源:互聯網起名工具:寶寶起名,姓名測試打分,專家起名,支付方式,成為自助起名會員